消費者需留存哪些證據
在日常接待的諸多消費糾紛咨詢之中,筆者注意到,因一些消費者法律知識的欠缺,使其在與商家“理論”、“交鋒”過程之中往往處于劣勢地位。為了盡量減輕消費者的“訴訟之苦”和降低不必要的投訴成本,現就其中的關鍵一環(huán)——證據的留存,特做如下提示:濟南律師服務
發(fā)票發(fā)票是行政、司法機關及“消協(xié)”受理消費投訴的首要條件,其內容和形式必須真實、有效。一般來說,內容應當包括經營者及客戶的真實名稱、購買商品(或提供服務)的當日時間、商品規(guī)格及數量、單價(或提供服務的種類),以及經營者的公章、經手人的簽字或蓋章等項內容。尤其須注意的是?熏如果商家所提供票據不正規(guī)(如簡易收據等)或沒有加蓋公章,消費者有權拒收。
使用說明書商品使用說明書或服務提示說明書是指詳細闡明該商品的使用方法或接受此項服務所應注意的事項的規(guī)范性文字材料。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應在其內外包裝中注意查找、核對、及時留存,并應當查看是否與所購商品和型號、品種相匹配;在接受商家所提供的某種服務時,應注意其文字承諾是否與實際內容相符。
合格證商品合格證是證明某種商品達到設計和制造標準和要求并通過檢驗的憑證。作為衡量商品質量的重要文字依據,一般商品都應隨其內包裝附帶,尤其是家電、摩托車等大宗商品的合格證,因其對保證該商品的安全使用及避免人身傷害至關重要,所以消費者在認購和使用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妥善保管、留存,以備不測時援用。
保修卡保修卡是方便消費者維修商品的憑證和依據。一旦在保修期內商品出現了質量問題,消費者須持卡到生產廠家所指定的聯保單位去維修;在接受上門的維修服務時要注意核對服務人員的證件與保修卡上的提示是否相符。維修結束時,還應要求維修單位在保修卡上如實填寫修理時間、項目及修理人員姓名等,這是目前眾多維修投訴中請求賠償的最大證據盲點所在。
此外,消費者在依法維權時還應知曉,消費投訴有多條途徑可供選擇,如與經銷商協(xié)商;請求消協(xié)調解;向相關部門檢舉或申訴(質檢、衛(wèi)生、工商等);提請仲裁機關仲裁;向法院提起訴訟等。